• 甲骨文

  • 合集31812

  • 合集26954

  • 金文

  • 集成2778(史獸鼎)

  • 战国文字

  • 天卜

  • 睡‧秦64

  • 篆文

  • 說文

  • 隶书

  • 費鳳別碑

  • 楷书

  • 教育部標準楷書(中國臺灣)

说明

    甲骨文字形或從犬、從鬲,或從虍、從鬲。「犬」為狗,「虍」為虎頭,表示虎,虎、犬乃泛指禽獸。「鬲」為炊具,烹煮食物以祭祀祖先神明,引申而有進奉之意。二者相合表示以犬(虎)祭祀進奉的意思。金文則犬、虎並列,以示進獻之豐盛。戰國楚系文字則於鬲下又增「羊」,同表進獻之物品。秦系文字則依金文字形將虍置於鬲上而成從犬、鬳聲之形構,為篆文、隸書及楷書字形之所本。「鬳」為鬲屬之器,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,甲骨文、金文及戰國楚系文字屬於異文會意,秦系文字至楷書字形則屬於形聲兼會意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献」。